找到相关内容14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

    凡是异相妄空呼。人能弘道道分明,无量清高称道情,掳锡若登故国路,莫愁诸处不闻声。”“我有一布袋,虚空无挂碍,展开遍十方,入时观自在。吾有三宝堂,里空无色相,不高亦不低,无遮亦无障。学者体不如,来者难得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4.html
  • 论师的“时间”观

    主张。(第一则,容后再说)第二、三则,与学派的心识论有关。有情是心色相依不离的,大众部、分别说部,以及譬喻师,有情的业果相续安立于心心所法上,故都主张无色界有色,无心定细心不灭。所以,“譬喻者分别论师”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589881.html
  • 佛教的神通

    入禅已,欲得神通,系心鼻端,观息入出,深见五万九千毛孔息之出入,见身悉空,乃至四大,亦复如是。如是观已,远离色相,获得神通,乃至四禅,亦复如是。”   现在一般常见的许多现象,很多是在坐禅时所发起的...

    洪启嵩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689884.html
  • 安康高僧大德

    坐佛,即是杀佛,若执坐相,非达其理。”马祖闻斯示诲,豁然开悟。礼拜问云:“如何用心,即合无相三昧?”师云:“汝学心地法门,如下种子;我说法要,譬彼天泽;汝缘合故,当见其道。”马祖云:“道非色相,云何能...

    李厚之 张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1390322.html
  • 念佛与十大愿王

    缘起;令此种种广大胜妙之供具,色相显然!普遍于重重无尽三宝之前,而作供养。我们再看经文:—   “善男子!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!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。利益众生供养。摄受众生供养。代众生苦供养。勤修善根供养。...

    道源法师讲述

    |念佛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8390090330.html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光中,五道众生,一切色相,皆于中现。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,其天冠中,有一立化佛,高二十五由旬。观世音菩萨,面如阎浮檀金色,眉间毫相,备七宝色,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;一一光明,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,一一...观世音、大势至、与无数菩萨,赞叹行者,劝进其心。行者见已,欢喜踊跃,自见其身,乘金刚台,随从佛后,如弹指顷,往生彼国。生彼国已,见佛色身,众相具足,见诸菩萨,色相具足,光明宝林,演说妙法,闻已,即悟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完整解释如来藏学说的意旨。色相庄严的如来,在众生身中本有如来藏,若要说那只是无为法,是空性,这是真常学说所不能满足的。此所以《胜鬘经》在“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”的“空如来藏”之外,一定要建立“过于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∶“阿难眼中有泪,耳中有垢,口中有涎,身中有屎尿,成夫妻便有浊漏,有浊漏便生子女,有子女便有死亡,有死亡便有痛苦,有何可爱呢?”摩女闻佛所说,恍然大悟,爱念顿消,证三果阿罗汉。可见色相本无可爱,转瞬即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】此说 色相之离而不离,不离而离,故用诡谲之辩证而说明之也。此是佛法开显之秘钥所在。所谓“如来说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”,“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具足”。这里的“如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
  • 仁寿舍利的“感应”分析

    ,慢而失也。”在这个故事里,虔诚的徐椿吃饭时感得舍利,而且数量增长到20粒。舍利寄给别人以后,竟然在瓶中隐而不现,但当徐椿出现时,它们又都“忽自得之”。清代的《百丈清规证义记》说:“舍利色相随人随时,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292052.html